北海職業學院2018年績效展示材料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自治區教育廳的指導下,我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及北海的重要指示精神,對照“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堅持立德樹人,以實施“奮進之筆”為總抓手,努力開創新時代北海職業學院黨政工作新局面。
一、抓重點,重實效,落實新時代黨建總要求
1.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制訂《中共北海職業學院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落實黨的政治建設重點任務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要求,使全體黨員政治信仰進一步堅定,“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進一步增強,“兩個維護”進一步落實。堅決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制訂《領導班子成員經常性協調溝通制度》,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一步嚴明,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加強和規范。
2. 以思想建設為先導,抓意識形態主導權
加強理論武裝,開展“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十九大精神培訓”等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健全制度,制定實施《北海職業學院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北海職業學院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每月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加強對“校園新聞網”、“易班”、“北海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等校園輿論傳播主陣地的管理和建設,確保抓意識形態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做到齊抓共管。
3.以組織建設為基礎,提升基層黨建水平
一是深化“兩學一做” 常態化制度化,實施《關于深化“兩學一做”爭先鋒做表率的活動方案》,在院屬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中廣泛開展“七個一”活動,即“一對一幫扶困難學生”、“一對一聯系學生宿舍”、“一對一與企業或社區支部共建”、“支部黨員一年展示一節公開示范課”、“支部班子成員每年至少深入一次基層調研”、“每個黨支部每年一個黨建案例”、“每個黨支部每年至少向黨委提出一條以上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院屬9個黨支部結合實際開展工作,黨員在教學科研、招生就業、優化辦學條件等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加強基層黨建,以鞏固深化黨支部“強基固本”工程、實施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黨建+”行動計劃等為抓手,組織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計劃”,推進學院基層黨建工作更加深入。特別是中專部黨支部與北海三諾有限公司機關黨支部的共建工作成效顯著。
4. 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一是落實領導干部駐村訪貧濟困“五個一”活動。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分批駐村體驗農家生活,實地調研解決困難?;I措88645元為幫扶村修建了生產用水泥路,拓寬了進村路口,在交通事故易發路段安裝減速帶,為村小學購買電腦、桌椅、文件柜等辦公用品,幫助村委解決辦公經費不足等問題。
二是積極籌措資金,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結合實際實施貧困村“新九有”工作,目前已有“有特色產品”、“有種養基地”、“有升級版的合作社”、“有小市場”、“有電商”5項。多方協調資金為村民辦實事,落實95.67萬元專項資金建設總長度為1.71公里的符屋村和鐘屋村水泥道路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實22.8萬元專項資金為60戶農戶(貧困戶優先)進行改廚改廁的“兩改”工作,從源頭上改善農村的生活居住環境;爭取15萬元資金安裝30盞太陽能路燈,結束了該村沒有路燈的歷史。
5.以紀律建設為準繩,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黨委班子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繼續堅持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制度、領導干部調研制度,健全推動工作落實的責任機制。開展“三個一次”“三個一批”廉潔教育活動,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廉政專題黨課,組織教職工推薦“勤廉榜樣”典型。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查找廉政風險點、制訂防范措施,深化源頭治理。緊盯清明、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強化廉政制度落實情況督查。完善師德考核制度,健全師德檔案,落實師德考評結果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的運用,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強設施,壯規模,異地搬遷推進順利
1.基礎設施不斷優化,校園環境日益美化
一是12層實訓大樓及兩幢學生宿舍樓已竣工使用。兩項工程均列入北海市2017年第一批重點項目,投入建設資金共8606萬元,建筑面積共34044.57平方米。實訓大樓和學生宿舍樓于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解決了校內教學實訓場所及學生宿舍資源不足的難題,暫時緩解2018級新生數量劇增的安置壓力。
二是后勤保障基礎設施按期建設。投入138萬元全面改造校園路燈照明及廣播系統,并于春季學期全部投入使用,校園內再無燈光照明及播音宣傳的盲區;投入120萬元改造三期工程的供電供水系統,已增加箱變壓器及建設新的供水管道,以解決新建兩幢宿舍樓的用電需求及滿足三期工程的供水需要;投入670萬元完善校內公共硬件設施及開展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工作,完成了文化廣場樓牌翻新、校園道路建設、池塘景觀改造、足球場南北圍墻美化和籃、排球場改造等項目的建設工作,校園設施建設得更加美麗、功能更加完善。
2.辦學規模持續擴大,異地搬遷順利推進
通過科學編制招生計劃,合理設置專業數量,學院實現招生人數連續三年增長。今年新生報到6650人,在校生總數突破14600人,達建校以來最大規模。 市政府已召開學院異地搬遷工作專題研究會,同意我院異地搬遷分期建設方案,其中一期建設用地為1180畝,建設面積為30萬平方米。該建設項目已納入北海市職教園區建設方案,運作模式將由市政府統籌安排,計劃2019年7月1日正式動工建設,2021年9月1日投入使用。學院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三、抓診斷,重創新,學院內涵建設進入新階段
1.強化質量保證,學院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桂教規范〔2017〕5號)的要求,按“五縱五橫一平臺”、“8字形”螺旋診改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從五個層面(學院、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系統推進診改工作,診改成效已開始顯現,獲自治區教育廳專家肯定。
2.創新管理機制,教學科研改革有新發展
樹立專業品牌,強化建設四個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過程管理,按照項目建設任務書如期推進各項工作。2018年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汽車檢測與維修兩個項目通過自治區教育廳驗收,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示范引領作用明顯。教學促科研發展,全院獲得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立項15項,自治區下撥科研經費42萬元;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9篇,其中發表于核心期刊9篇。
3.培育教學名師,師資隊伍建設有新成效
開展師資隊伍情況大調研,準確把握教師隊伍現狀,撰寫《北海職業學院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為探索人才工作新舉措奠定基礎。加強人才引育工程,今年共引進教職工90名,其中碩士21名,高級職稱2名;制訂實施《北海職業學院2018年教師培養工作實施方案》、《北海職業學院教學名師評選與管理辦法》和《北海職業學院青年教師導師制實施辦法》。深入推進學院職稱制度改革,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啟動自主開展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工作。深化學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訂實施學院績效考核辦法和績效工資實施方案,使績效考核更全面、更規范,績效分配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4.夯實德育工作,學生綜合素質有新提高
根據教育部第41號令精神,修訂《北海職業學院學生手冊》,不斷規范學生管理。加強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易班已通過校方認證學生注冊用戶12640人,注冊率達99%,將意識形態教育與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相結合,成效顯著。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貧困大學生“生命與夢想”團體心理輔導獲得全區高校陽光風采照三等獎。扎實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挑戰杯”廣西區選拔賽中,學院獲得三個銅獎。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新突破,文化與傳媒系“新時代、新青年”社會實踐服務隊和旅游商貿系“共建美麗和諧鄉村”青年大學習實踐隊獲得自治區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團隊。